(1303—1372)元明间江西金溪人,字太朴,一字云林。师从吴澄、范椁,通五经。元至正间授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入明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馆学士备顾问。后以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为由谪居和州,守余阙庙。怨恨卒。有《危学士集》等。
过眼纷纷梦电云,羡君强识与多闻。风流千载鉴湖老,博极群书都水君。
顾我衰怀无复理,空馀宿习寄微文。深惭推借逾涯甚,偶尔真同禦木纹。
天下人子皆思亲,思而显之能几人。入堂省亲亲不见,长向羹墙见亲面。
身苟不立名不扬,九原何由发幽光。金枝挺挺贤公子,风树兴悲思不已。
口诵孝经第一篇,立身行道期心传。直谅多闻古三益,标准宗支名籍籍。
前日召还胡不留,一麾出守西南州。官职人心所同欲,孝子思亲恐亲辱。
不独思亲能显亲,孔门曾子君前身。我愧思亲未能显,诗作思堂涕徒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