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通窅窕,马迹历孱颜。载酒溪桥外,哦诗松树间。
桃花深映竹,云影浅依山。无限临流兴,扶藜欲叩关。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归向妻孥誇至夕,书生寒乞定难医。
南雁去来尽,音书不可凭。应过蛮岭瘴,闻拊楚臣膺。
沧海沈秦璧,愁云起舜陵。可堪梦魂在,回首旧孤棱。
花到飘零春寂寥,新荷欲发不成条。孤山香断青梅老,别浦歌繁画舫遥。
林影翠重迷梵宇,湖光云净荡兰苕。长堤斜日还深历,柳外莺啼第六桥。
茫茫宇宙事如何,夕菊朝兰宛转歌。
陌上柳条谁折尽,客中秋思夜来多。
阳春欲奏朱弦断,江水长流白鸟过。
一自五湖人散后,更无魂梦出烟萝。
冒雨行西郭,遥闻山下泉。林回俄鹭起,草际即云边。
入寺应疑客,逢农且贺年。登台望东渚,个个泊渔船。
江山秀气表吾人,辇下开轩得趣新。不拟旧游离几席,常令每况隔埃尘。
客来谈笑无非楚,纸上文章近过秦。分我一枝频见约,乘槎行欲问通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