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流南斗紫垣虚,芳草王孙思怆如。淮潦浸天鱼有帛,塞庭连雪雁无书。
不同赵朔藏文褓,终异秦婴袒素车。漆女中心漫于邑,杞民西望几踟蹰。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市朝车马列云从,君有危楼出半空。
但觉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转空笼。
花开花落关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
互出新诗殊未艾,长城尚许短兵攻。
摇落悲秋枉费辞,此中深意试参之。天心绚烂归平淡,物理荣敷有盛衰。
万里关山羁旅觉,五更风雨梦魂知。无人会得乾坤旨,苦恨霜黏两鬓丝。
怅离群、半江空晚,平沙欲下仍起。飞来曾渡鸳鸯浦,顾影独怜憔悴。
书待寄,奈要写、相思篇幅,难成字。惊风去矣。任雪夜呼奴,云天觅伴,相与永抛弃。
调筝柱,胜却冰弦十二。独弹谁谅深意。看伊冷落孤栖久,尝透异乡情味。
嗟两地。只撇下、离愁一点秋云里。归程万里,看紫塞尘清,玉关春好,何处觅知己。
江雨夜来歇,日出残氛散。
掩书下帷行,独步泾边岸。
岸竹泛晴光,泾流乱以灿。
清风吹浏浏,谁识水上涣。
冷言正无聊,偶遇如此粲。
因与陟崇岗,逍遥远寻玩。
澄波浩如天,青山卷若幔。
是时秋谷登,严霜绿条换。
益悲时节移,未由脱忧难。
一身风尘羁,百年斯过半。
何以自解颜,床头理文翰。
蝇头数千言,一一手自窜。
常约谢公屐,每笑阮生锻。
共吟只伤须,多书亦劳腕。
有时或忘餐,终朝更迟冠。
亲朋邀以觞,烂酣岂须算。
醉中感今昔,悲哉发一喭。
归来卧林榻,久矣成扼腕。
长歌扣牛角,清夜何由旦。
谁识梓人工,未解承移墁。
飘零岁云晚,短发风中乱。
兹辰偶游瞩,浩然复兴叹。
北郭雨冥冥,东山云雾青。三屏不我对,九柳自吾亭。
短发嗟同病,长歌笑独醒。临溪抚身世,百载一浮萍。
鬓丝端为别兄皤,魂梦真如道路何。滇海万峰秋雁少,楚江千里月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