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尘一散逐天涯,波影依稀鬓影斜。明月重来应有泪,楼台何处问梨花。
徐炯(1862—1936),字子休,号蜕翁,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光绪癸巳举人,两上春官不售,返川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由日返川,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深蓄兴邦拨乱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国学,主张学以致用。
雒阳三月雨如烟,添得离人思黯然。
惆怅秦楼分凤侣,清灯寒月自年年。
当信抱梁期。
莫听回风音。
镜中两入髻。
分明无两心。
鸡鸣欲晓惊行路,回首思量却再来。两两三三皆省觉,一人独上妙高台。
客从海上来,探彼明月珠。下沈无底谷,不惜千金躯。
得之骊龙颔,行险何其愚。君子保明哲,荣名安可趋。
求鱼不投饵,待兔当守株。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
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有如列仙儒,初日晞藓发。
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
护此无尽镫,常依妙香窟。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
白纻舞衫记初著,月明侍宴临飞阁。舞馀香暖苒浮襟,进前持酒力不任。
君王凝笑杯未覆,不惜低徊重舞曲。当时一身备百好,月不长圆秋易老。
白纻凄凉弃箧中,不悲见弃悲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