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倏七年,相见只三月。不知三月后,又作几时别。
别离苦多会苦少,风雨萧萧竹窗晓。自笑閒官日日忙,夜短情长谈未了。
我生迂僻寡朋俦,坡云海内一子由。只今子由又欲去,何以慰我平生愁。
子今去矣我何有,为买湖滨田十亩。下栽禾黍上木奴,菱芡荷花绕前后。
读书稍暇来朝班,我却归卧湖山间。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千里寻月影,终是枉工夫。
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疏。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
曲曲房栊近水湄,故家犹在尽堪持。疏泉种菜身差健,抹月批风计绝痴。
最不宜诗偏得句,偶然因客亦敲棋。长空万里天声近,时听雄歌颂导师。
寻常云起九龙脊,今见螭头喷玉泉。从此出山原不浊,澄清风力浩无边。
慈元宫殿长蘼芜,松柏荒凉夕照孤。云气有时通葛岭,海潮无路接西湖。
风回怒浪龙孙泣,月暗长林帝子呼。十载艰危羁旅客,断肠何处哭穷途。
山色翠欲流,水光澄可照。二物偶相际,清风发微妙。
中有逍遥翁,寓意得欢笑。此道复何求,仁智姑自劭。
变宫清角层云际,参差雁行飞处。舜庙花开,桥山柏老,此韵独无今古。
朝辞南楚,畲流响呼群,冲烟结伍。暝过燕京,来时重见去时路。
秋声如怨如慕。春声翻别调,玉笙低度。漠草初青,东风稍暖,商略将雏避暑。
翩翩北去。听欢喜音中,半含凄苦。加意提防,关弓思射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