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闲与健谢天公,久假江城寄此翁。乐在不知来日短,诗工或是老年穷。
惯听春去秋来雁,不管朝南暮北风。忽被高声惊午梦,小儿多事说鸡虫。
方鹤斋(1852—1940),名旭,鹤斋其号。安徽桐城县人。桐城派古文家。历任四川省夔州知府,留日学生监督、省学务处提督、省提学使、川东道台。为官清正,大力倡办新式学堂。因喜爱成都风物,遂家焉,竟成“成都五老”之一。诗、书、画皆善。今存《鹤斋诗存》、《鹤斋文存》,皆门人以寿金刊印。
风细酒初醒,凭栏别有情。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旅鬓一丝出,乡心寸火生。子牟魂欲断,何日是升平。
幽居寂寂掩柴扉,溪水湾环碧四围。竹竿应怜千本瘦,稻苗喜看一畦肥。
鸟声不厌呼为伴,人迹还应到此稀。欲访朱公吟咏处,只馀秋燕傍檐飞。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
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桃源城头万木秋,桃源渡口黄河流。黄河一去不复返,天风万里吹古愁。
荒郊莽荡走狐兔,石栋曲屈盘龙虬。天下英雄曹与刘,虎臣矫矫何所谋。
中原未复壮士去,至今精灵耿耿光神州。千秋桃花不复发,卧龙何处声啾啾。
秦人到此不须住,野磷夜夜吹枯树。
乔木相望十里村,百年弦诵化耕耘。食鱼谁就田文舍,下马先经董相坟。
乌几翻书心自远,红旗赛社酒初醺。何时结客嘉山路,剥啄敲门却访君。
偶为淳朴语,即有希夷风。在世能勿忤,聊以古为同。
大巧三代人,所拙辨伪工。曲哉末学士,妄拟述作功。
至性苟能尽,焉得推盛隆?先师予狂狷,盖愤失所中。
于时得依归,敢叹吾道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