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阊门西,突兀俯众丘。昔年歌舞地,潺湲水空流。
岿然白云祠,祀事久益修。尚书献纳后,聊复吴中游。
东阳二佳士,并驱驷玉虬。相从泉石间,共赏花竹幽。
振步极玄览,万象输吟眸。笑语落空谷,转觉吾生浮。
登高固能赋,一洗千古愁。日暮微风发,山气凉如秋。
老禅亦好事,款曲邀人留。清泉出岩窦,浊醪过墙头。
吾曹亦何幸,去去同仙舟。
(1276—1353)元平江人,字寿道,号仁里,又号止斋。十岁能属文。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昌国州事。累升婺源知州,改知吴江州,所至皆有善政。顺帝时预修《宋史》,书成,擢集院待制,以礼部尚书致仕。识度凝远,喜接引后进,所取士后多知名。为文务雅正,尤长政事。有《仁里漫稿》。
燎影晃霜矛,周庐夜敢休。足旋蚁上磨,项缩鳖藏头。
发冻凝悬瑱,盔抛胜割疣。三边幸无事,霜重好披裘。
自从通籍傍皇家,归梦终宵绕海涯。遥忆故园登赏处,几秋辜负此黄花。
东风著意催帆挂,妒杀一庭欢聚。元夕灯红,金尊酒碧,刚寿坡公初度。
淋漓激楚。笑十载荒唐,请缨无路。花好长安,等闲色养高堂负。
且唱大江东去。怅澜翻渤澥,澄清谁许。万里计偕,祖鞭争著,欲答太平时数。
苍茫北顾。慨王气葱茏,半迷尘土。知道诸君,各有金门赋。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谁说诗人鬓未霜,芬华久矣谢春芳。灰中芋栗能分我,只与江湖作漫郎。
向阳姚魏动芳馨,傍砌尤宜架小亭。围坐俯窥群品秀,入檐平视远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