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诸古城外,潮满合沙洲。宾从留骢马,壶觞度彩舟。
山回川夜月,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携家满路蹈春华,儿女欣欣不忆家。
骑吏也忘行役苦,一人人插一枝花。
双玉斗,百琼壶,
佳人欢饮笑喧呼。
麒麟欲画时难偶,
鸥鹭何猜兴不孤。
歌宛转,醉模糊,
高烧银烛卧流苏。
只销几觉懵腾睡,
身外功名任有无。
众山围绕渌团圆,官木参差古道边。
行飞浓阴全不了,一湖飞雨带轻烟。
此日荷天公,宁须挟纩重。一寒偏更老,可爱莫如冬。
不恨乘驹隙,犹愁闭烛龙。身如花正午,春入眼偏浓。
有喜融霜鬓,何堪借酒容。至尊何处在,流涕献无从。
燕坐心源如止水,馀工吟笔烂生花。谁知此老真三昧,孔老瞿昙共一家。
北辰持绛节,南越鳄波消。落日一帆稳,长风五两骄。
海王亲拥彗,湘女喜披绡。上客金门贵,龙宫不敢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