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移帆影月移沙。秋思谁家。别时不敢分明语,蹙春山、暗损韶华。
又是中秋时候,西风几阵归鸦。
相思难遣梦交加。水阔山斜。尊前常恨天涯远,况如今、真个天涯。
若问重来何日,待伊归向窗纱。
(1623—1702)江苏无锡人,字荪友。以诗古文辞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试日仅赋一诗而出。授检讨,修《明史》,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乞归。工书画,有《秋水集》。
高隐春山意颇浓,眼明四海有无中。凭谁唤取为时用,横带东华醉软红。
不放轻尘上布袍,棱棱清节在东皋。风生徂石琴声响,玉漱寒潭齿韵高。
老干得云生羽翼,中泠无飓少波涛。撑空阔下平生志,行看清朝拜宠褒。
小阁平分春色,暖融芳气,风醉烟柔。两两窥帘燕子,欲去还留。
卖花声、听过深巷;寻梦路、锁断层楼。篆烟幽。晚来唤雨,憎杀啼鸠。
心忧。红桥绿树,碧云芳草,遥指苏州。依旧清江接天,千折断肠流。
夜灯前、暗追心诺;晨镜里、不慰眉愁。怎生休。病中衾枕,浑似深秋。
江流西来如箭急,小姑横截江心立。
桃花水涨势相争,峡口瞿塘犹不及。
山神堂堂心胆粗,当时人间伟丈夫。
江头庙里青绫帐,翠靥金钗塑小姑。
遥忆青门子,西湖久客年。孤山调玉鹤,龙井试新泉。
洒落黄公望,风流葛稚川。相思空有梦,衰病更谁怜。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
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