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高悬入翠微,故人情重不相违。烟霞烂熳新樵径,水石荒凉旧钓矶。
灵草飘香林有主,金炉分焰座生辉。神仙自在人间世,曾约秋清款素扉。
(1319—1369)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墙东甘静处,诗思妙通灵。堂有慈亲奉,门无冗客经。
佳儿诵书史,深巷类郊坰。应解庄周学,全生不近刑。
南有乌衣巷,生祥旧不休。文王初御极,太姒已归周。
明发诗篇在,关雎德泽流。孰知从此去,长夜竟悠悠。
我尝游太湖,爱石青嵯峨。波澜取不得,自后长咨嗟。
奇哉卖石翁,不傍豪贵家。负石听苦吟,虽贫亦来过。
贵我辨识精,取价复不多。比之昔所见,珍怪颇更加。
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水称至柔物,湖乃生壮波。
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气质偶不合,如地生江河。
置之书房前,晓雾常纷罗。碧光入四邻,墙壁难蔽遮。
客来谓我宅,忽若岩之阿。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麻源山压盱江水,江楼迥对江山起。波平月满千里空,金斗栏干露如洗。
此时想见一尊开,杳杳征帆破浪来。挥毫写尽江山景,何有飘零庾信哀。
自怜久作红尘客,梦断江南烟水白。会歌黄鹄赋前溪,不作区区吟越舄。
百尺高桐坠绿鲜。琐窗曾共理芸编。双珠争说孟家贤。
露暝疏帘凉似水,叶低幽幌碧于烟。青衫消瘦傍吟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