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生淮甸,烟尘暗江湖。银峰万家邑,转目成丘墟。
番君祠既燬,张相墓应芜。千年豪杰堀,但见豺与狐。
四邻更问罪,毒螫焉能祛。牺牲待境上,玉帛既与俱。
谁将庇吾民,跂踵待来苏。两属固非策,瓜分岂良图。
干戈日相寻,山谷皆储胥。甘心仇彼壤,斩刈互相踰。
衅同虞芮争,祸岂蛮触殊。相倾各恃援,肯复哀无辜。
福星临婺渚,千骑专城居。威行征伐外,泽被凋瘵馀。
招携自有道,不亟亦不徐。运步理必复,寒谷春阳嘘。
湓浦覆巢穴,宫亭偃根株。永谢西江水,还同涸辙鱼。
含垢廓洪度,推诚开戆愚。汝才吾与达,勉思致名誉。
汝武吾爪牙,所当应时需。难若春冰释,冤似水涤除。
父子再天日,妻孥欢室庐。向来锋镝地,画作瓜芋区。
始羡生人乐,力耕供赋需。譬如涉渊水,公作济川桴。
又如沟中瘠,忍死待公哺。况非遇公贤,此邑今何如。
我欲留公像,英姿照里闾。穹碑铭伟绩,螭首而龟趺。
所示只一乡,所传唯道途。作诗颂公德,纪实辞不诬。
子孙又子孙,歌咏无时渝。方伯及连帅,视公为规模。
(1319—1369)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时雨袪残暑,凉飙集华轩。春徂众芳歇,晚蕙抽璚根。
重兹兰之属,不与凡卉群。离离水苍佩,肃肃紫霞绅。
耿耿孤榻畔,燕对如高人。启扉得良友,列案罗清樽。
于焉抚灵植,一笑涤尘烦。微风南牖来,浓馥散氤氲。
有时参鼻观,即之已无存。譬彼孤洁士,可望不可亲。
如何庭阶近,有此幽谷芬。相忘馀冽中,渐久不复闻。
鲁哲日已远,楚累亦沈沦。无能被雅操,且复酬芳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