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深愧子云才,风雨茅庐昼不开。寂寞已甘车马绝,君今载酒为谁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武林王居士,与子俱学佛。
以财供佛事,不自费一物。
草白岗长暮驿赊,朔风终日起平沙。寒鞭易促鄣泥跃,冷袖难胜便面遮。
迥岭卷回云族破,远天吹入雁行斜。土囊微乞缄馀怒,留送归程任摆花。
霜林凋落云影垂,朔风猎猎鼓寒威。
偶来禅房访虚寂,上人为我弹金徽。
此调悠悠泯千载,今日忽闻一嗟咨。
上人所弹不在指,我亦非于耳听之。
霜天玉磬敲清晓,夜月秋声动翠微。
举世纷纷爱筝筑,寂寥古意谁能知。
过门不是钟期子,慎勿汗漫调朱丝。
给孤施地,慈化为尊。
护人成佛,功德奚论。
宁为阶下草,莫作树头花。腐草不飘零,花飞离故家。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
微风方满树,落日稍沈城。为问同怀者,凄凉听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