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如浪迹,春色且邢州。磬折人堪老,萧条客自愁。
孤城山下出,大陆日西流。请郡终何意,风尘复倦游。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最怜民部游仙日,正是元枢授命年。地下双双埋碧血,人间久久发陈编。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前望陇山屯剑戟,
后凭巫峡锁烽烟。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睎颜欲进圣门科,何意嫦娥剪绿罗。
拾紫不知如芥易,一红也觉占春多。
兴贤借此双旌重,得士欢于五袴歌。
九万扶摇风力健,稳吹槎驭上天河。
海国悬符为辟兵,驱来雷檄又纵横。中天雨露天中节,半夜风云夜半晴。
繁露何须灾异对,商霖原为相公生。忧民幸慰祈年意,笑把菖蒲泛酒觥。
落日空山,暝烟赴处行人绝。为谁携恨到江南,泣尽枝头血。
最是五更寒彻。一声啼、一声悲咽。纱窗惊散,蝴蝶游魂,梨花香雪。
才见飞来,料应未是经年别。吴山不减蜀山春,何事思归切。
回首绿阴成叠。早东风、落红时节。闲情最苦,一春无绪,寸肠千结。
良夜推移二七当,银蟾尚减一分光。光辉未必输三五,任待邀朋酒满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