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重云几曲山,回头方见碧峰寒。天将仙掌都遮断,元恐尘中俗眼看。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陂水白茫茫,草烟湿霏霏。牧童一声笛,落日无馀晖。
遥山已渐隐,村巷亚竹扉。老翁延我入,苦谢柿栗微。
幸逢岁有秋,一醉君勿违。念此动中怀,命驾吾将归。
每于极盛须防厄,看到将残倍有情。惭愧斯人长寂莫,不华不实度虚生。
三年考绩有何成,惭愧乌台过誉声。父老漫劳留去辙,使君焉敢冒群情。
空馀憔悴民犹旧,欲散穷愁恨未能。记取绿杨桥畔路,踌躇同尔听迁莺。
空同之山戴斗极,叠嶂横陈开碣石。翠崖丹磴互低昂,复阁层阑转空碧。
碧桃花落笙声幽,双成吹玉彩鸾讴。跨凤腾云去无迹,清猿啼断层崖秋。
霞光隐映山长在,寰海茫茫隔烟霭。旧游仙侣谩招呼,误落人间几千载。
吴争越战何可数,束书欲问桃源路。画图空见避秦人,隔水渔郎不相顾。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
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
风尘倦京洛,水石隐勾吴。
破寺杉松老,南归旧隐孤。
空山自寥阒,况此连日雨。清晨起开门,随意立东庑。
风吹橄榄树,青子落当户。湿薪就斋厨,早饭已及午。
饥来美齑盘,初非厌雕俎。相知属岁晚,□落还可数。
君去不可留,云帆在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