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风波末路方奔屯,屹然不动谁如尊。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
纶巾羽扇晚自得,已闻漠北几亡魂。由来好趣入造化,地灵特出云涛根。
生平到处苦再历,隐隐似有屐齿痕。玻璃镜里万象发,金粟堂中千偈论。
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咄嗟菱溪成底物,混沌空夸窍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