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巨源参政

廿年湖海漫相知,再见都城总别离。旅客倦游常卧病,使君王事有程期。

清风万里闽山节,明月孤舟潞水思。尘土欺人双鬓短,不知何处更论诗。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手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

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疎棂八面风。

取用自然无尽藏,高寒如在太虚空。

落成恰值三秋半,敢请吹开白兔宫。

一峰叠三洞,乃似弘景楼。

下洞初俯入,藓室寒飕飕。

中洞忽跃出,有迳通玄幽。

豁然崖谷判,万态谁镌锼。

或如植宝幢,或如缀珠旒。

或如鲲鲸飞,或如龙麟游。

石桥状天台,木栈疑蜀州。

稍憩大士岩,遂经羽人丘。

力穷至上洞,身载云气浮。

未毕山水缘,勉为尘世留。

平生避地心,兹焉宜菟裘。

长斧樵青壁,短簑耘绿畴。

独恨汲路远,溪涧皆背流。

会当逢异人,卓锡成灵湫。

烟浮霜塔闭禅关,今落先生杖屦间。碧水同来弄明月,黄尘不解污青山。

因缘多自成三宿,物我终同付八还。欲识光林全体露,松花落尽岭云閒。

万古同明月,当年此夜殊。佳人罢瑶瑟,为我解罗襦。

烛灭高堂上,花阴绮席隅。音尘一以隔,无路致区区。

窗间昼晦欲抛书,闭置长憎出有车。仅得小廊堪曳足,时来放眼即逃虚。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禁署独闻清漏晓,

命书惭对紫泥新。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