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楼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楼月在湖。

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骑驴万里行,岁一过秦城。下杜贳春酒,新丰闻晓莺。

绿槐新巷陌,白骨几公卿。欲觅曲江水,连云禾黍生。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龙泉与太阿,紫气牛斗冲。

神物离必合,龙津复相从。

悠悠千余年,神秀人物钟。

高密云礽孙,星宿罗心胸。

居常佩此剑,沟渎难鲸容。

朅来磨剑池,清水为淬锋。

秋风催斫桂,迥脱尘泥踪。

勉哉各努力,更作延平龙。

千层山色参空碧,十里波光照眼寒。

六月火云横障日,好来此处凭栏干。

乌头千树捲秋蓬,乱激飞涛拍大空。坐起船窗浑不觉,此生原惯石尤风。

留迹空山亦偶然,行云流水古神仙。人间任作衣冠冢,不碍骑龙自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