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听风声杂雨声。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新春要觅烧丹处,不住青城住赤城。
在昔君家信不痴,剡中高兴尚何之。一时雪月宁须我,万古溪山更属谁。
欢动梁园虽共乐,困安袁巷本相宜。冲寒应见前村笑,冷蕊疏梅又几枝。
雨患先淫后必悭,春来数月为眉攒。如今早稻黄几遍,却怕收时雨未乾。
除听好语耳常聋,不见诗人眼底空。
莫怪出城为长史,总缘山在白云中。
碧湾成卧隐,岁晚事诛茅。月白寻渔桁,风危护鸟巢。
文章归老宿,魂梦恋深交。自达穷通理,无烦作《解嘲》。
彩旗蔽野南风香,欢门遮马东路长。
黄童白叟百拜酒,鸾栖主人今日行。
忆昔焦氛涨天赤,手挽龙津力输涤。
簿领为职关系重,儒术饰吏经纶密。
学校一新衿佩来,市井再复图画开。
男耕女织各按堵,山居海藏皆熙台。
口不言功心自谕,三年任满留不住。
我穷欲饯惟有心,一诗收拾行碑语。
如之何说见事明,自有夜月光山亭。
如之何说律已清,亦有秋水铺长汀。
留此贤劳书县谱,携此声名步云去。
君不见政事堂中李参伯,即是当年长社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