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游帝京,冯宠私自奇。当年值数子,无复新相知。
中原一顾眄,凌厉有馀姿。用身常苦拙,此志安得施。
浮沉托大道,四海一栖迟。时俗溺鄙议,长往不可追。
愿言反初服,白日且逶迤。酒中念故人,千载为等期。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归去来兮月一船,世途难似上青天。
烟蓑自与轻鸥狎,却在风涛阿那边。
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叶叶棠梨战野风,满枝哀意为秋红。
无人解赏如丹意,抛在荒城斜照中。
志士感恩起,变衣非变性。亲宾改旧观,僮仆生新敬。
坐作群书吟,行为孤剑咏。始知出处心,不失平生正。
凄凄天地秋,凛凛军马令。驿尘时一飞,物色极四静。
王师既不战,庙略在无竞。王粲有所依,元瑜初应命。
一章喻檄明,百万心气定。今朝旌鼓前,笑别丈夫盛。
十日雪阴今日晴,北窗旭红吾眼明。树头玉花故片片,檐底珠雨时声声。
总愁千村露摇落,暂喜二候还澄清。放衙蜡屐何所念,石湖湖头双桨横。
昔我居环堵,江村远甲兵。池风鱼沫出,林雨竹根萌。
天阔看无尽,窗虚梦不惊。全无近市宅,唯此故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