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鸣珂千骑,电烁星转,铜街歌市。浑不见、鳌山箫鼓,彩胜春人芳树底。
寒月晕、料嫦娥深锁,也怨钧天沈醉。唤酒去、新愁为止,又把旧愁句起。
记否元夜烧灯事。马如龙、车更如水。金粉斗、胭脂都丽,万态千姿难品第。
竞艳冶、贱人閒罗绮。卷上珠帘十里。似画出、散花仙子,扑簌蓬壶影碎。
惟见九陌依稀,还怕偻、麻姑纤指。且归来携醉,扶酲拥重衾自睡。
暗烛背、暮云愁髻。泪滴心同坠。纵赋笔、能醒春魂,难写今宵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