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 其二

山中六月可逃禅,相与清斋佛座前。风细石坛松落子,雨深沙窦竹垂鞭。

别来光景浑依旧,壁上题名不记年。底用忘归归自好,晚霞新月载溪船。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出山不愧草堂灵,乱后看山山更青。

余烬岂容遗大厦,蹑云端为护危亭。

参差春燕依华浦,断续霜猿绕翠屏。

物色趣君归早晚,已看兰玉照阶庭。

忧来驱我行,困来驱我睡。

文章堆案头,时复一开视。

岂能皆通说,偶然聊适意。

骏马骤平途,里程何足计。

万我罗目前,忽为尘所昧。

虎豹贵搜猎,狐兔从委弃。

五鼎虽共珍,闻名岂知味。

均此一卷书,今日与昨异。

求名无欲速,要当毕斯世。

古人不为经,言动人偶记。

悲哉汉诸儒,白首闇文义。

榕阴叠叠竹萧萧,出水秧针绿意饶。几簇人声喧渡口,半江夕照卖鱼苗。

与老本无期,相寻天一涯。

履承双足趼,帽裹半头丝。

路近行犹歇,乡遥梦岂知。

酒酣增意气,忽忆少年时。

春到陵阳市,人家泊翠微。

南烹甘入筹,北户暖生衣。

花暗昭亭寺,鱼肥句水矶。

乐游须结社,倒著接{上罒下离}归。

一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