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敢求安住,深知厌此身。一瓢供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黄栋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对两峰青。云浮鲁观无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临流方叹逝,醉翁行路巳劳形。亦知仁者偏多寿,何必丹丘住福庭。
金丝织。春衫织就金鸂鶒。金鸂鶒,舞场初试。万波回睩。
旧欢如梦休重说,秾华忏尽今非昨。今非昨,白莲香里,缟衣参佛。
桂旗兰盖肃骖騑,暂领仙官出禁闱。泰畤神光修夜祀,函关紫气望东归。
蛟龙宛尾承香案,鸾鹤分翎织缟衣。列岳遍祠回祝册,五云高拱近天威。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高文肠是锦,妙句笔生花。松菊开三径,诗书载五车。
曲湖邻贺监,复壁笑王涯。海若应怜我,贻书问井蛙。
八公曾否下淮阳,五老真看出豫章。梦逐非熊游绛阙,身将雏凤住黄堂。
冰桃坐上初留核,玉树庭中俨作行。翘首仙都云气合,夜来笙鹤正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