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晋地素瘠埆,所忧冬气差。明神享其诚,瑞霰飘为花。
轻丝瞥已没,散漫扑水涯。大片殊易积,彷佛填丘窊。
饥鹰健欲击,伏虎冻不拿。北响少鸣雁,南飞绝惊鸦。
肃然天地中,靡闻一声哗。楼观动晓色,江湖压晴沙。
度曲宜鼓琴,卷叶难吹笳。顾此勤敛俗,趋时务耕畬。
三冬苟失望,二麦将不芽。造化善从欲,沾滋罔遗遐。
须为盈尺喜,勿兴祁寒嗟。清威俨开府,和气方当衙。
馀润匝千里,欢声同一家。天人报应间,其速如驰车。
我公心在民,致祷诚乃加。康衢有歌咏,继者惭馀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