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中丞台火照闽方,客有千金剑一装。赖是龙蛇先自起,忽然风雨为深藏。

逃形疑入延津水,厌影犹含北斗光。报国片心还独在,逾看鳞甲动冰霜。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滔滔不持戒,

兀兀【1】不坐禅。

酽【2】茶三两椀,

意在钁头【3】边。

暮蝉频响胜闻歌,白石床清藓色和。径冷独留寒菊在,树疏分得夕阳多。

沙泉月澹曾栖雁,篱落烟微半著莎。谁问寂寥诗景趣,竹扉时有野僧过。

百感丛暮齿,秋怀惨不温。青灯把书卷,兀若枯树根。

浊俗孰好我,素心情所奔。澹澹岁寒花,飘摇几枝存。

风人开县李,世德抗高言。能通老子学,亦眷佛氏恩。

晚节敦微尚,一篇醉心魂。何时起病友,潘胡共开樽。

芳春奋科目,令器比玙璠。致孝亲闱乐,传经学者尊。

一朝随化物,群行载词垣。光华知不泯,况有凤毛鶱。

传呼小队出夷门,屏却朱斿款绿尊。辛苦东方犹待诏,别离江令几消魂。

素衣未遣京尘化,铁钺能回国步屯。月满繁台闻坐啸,何如清夜舞刘琨。

云湿常凝草,苔深故没桥。玉龙晴不去,珠箔冻初摇。

拂石流逾险,淩风势转骄。寻源因复上,迢递出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