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柱称仙吏,弹冠即诤臣。逢时随八彦,揽辔属东巡。
抗疏惟安汉,危言屡借秦。宠光回造化,正色上星辰。
梦已摧高翼,灾非批逆鳞。孤台遥向夜,五柳黯伤春。
白鹤还来客,青骢岂避人。朝廷存折槛,道路指埋轮。
击隼才何健,神羊气不驯。分阴空自惜,浮世转难陈。
风裁登车罢,霜华挂剑新。群乌哀就老,列柏采为薪。
郁郁匡君意,飘飘出使身。庐山彭泽外,落日九江滨。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小室坐毡重叠,红炉兽炭交加。一卮村酒吸流霞。窗外寒威可怕。心在盘洲种柳,眼看密雪飞花。银杯缟带不随车。江上渔蓑难画。
横胸五岳耸嵯峨,自剔残镫倚醉歌。阶下寒蛩楼上雁,十年消受此声多。
长绳罥竿高百尺,杨花雪落城南陌。美人冉冉化行云,细縠轻纨望空掷。
冶袖双开舒锦臂,婆娑往来若平地。盘中小试飞燕舞,楼上惊看绿珠坠。
回眸顾盼无限情,空里忽闻环佩声。天风吹入碧云去,始觉仙骨珊珊轻。
轻躯上下无断续,舞罢腰肢新结束。燕钗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鬓云绿。
抱得秦筝写春怨,歌唇宛转《吴趋曲》。吴歌楚舞绝可怜,谁家笑掷珊瑚鞭?
海棠痴绝。忙甚都开彻。不是芜菁花上蝶。谁为清明作节。
溪山今日无尘。绣衣却待禁春。莫遣鸣驺多事,老夫也是游人。
庵前乞得老僧茶,一派垂杨十里沙。乌笼白檐凭拣取,麝香李子枕头瓜。
似嫌洁白太清寒,故著微红略破颜。俯仰聊同閒草木,不妨游戏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