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

一经曾采泮池芳,况是天朝被宠光。宫柳远随骢马色,苑花遥惜绣衣香。

云开浙水腾秋隼,天入荆蛮涌晓霜。莫向钱塘追故事,六和高塔野烟凉。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白玉明肌裹绛囊,中含仙露压琼浆。

城南多少青丝笼,竞取王家十八娘。

锦树一阑无气力,随风婀娜枝头。艳阳却被夕阳收。

春光有恨,待欲控双钩。

香入美人销不尽,依然别样娇羞。太真西子并风流。

小窗倚遍,明月更相留。

梵阁流离敞,绕经筵、万盏红灯,莲花夜放。指点浮生都是幻,几处灵幡飘荡。

罗蔬果、馨香供养。渺渺白杨荒草外,料孤魂、寂寞无依傍。

当此际,应来飨。

三更月照松梢亮。纸灰寒、佛号高宣,钟声齐响。纵使绣帷鸳鸯好,未免惊回枕上。

何况是、穷愁景况。露冷庭空形伴影,步荒阶、听彻邻鸡唱。

多少事,频回想。

一幅艳容光。活色生香。胭脂队里铁心肠。我自爱花花不语,谁与商量。

厚贶故心将。此意难忘。寄侬绢素壁间张。一种闲愁消不得,来对红妆。

迟日轻风过雨天,草青南陌欲生烟。

江湖节物登王鲔,村落归心起杜鹃。

已办寻芳游野寺,何当修禊泛溪船。

路逢少妇携笼去,为说蚕儿向雨眠。

家山此去无多路。久没个、音书去。一别而今佳节度。黄花开未,白衣到否,篱落荒凉处。峥嵘岁月远秋暮。空腹便便无好句。菊意愆期浑未许。那堪惹恨,年来此日,长是潇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