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袁生尝有言,人不可无癖。天下难医是俗病,往往奇人有奇疾。
吴郎洒落风流人,何事捧腹常呻吟。自言此中多磈礧,遇事辄发谁能禁。
初如车轮辘轳搅,继乃干戈剑戟扰。但得一盏春融融,无那酒醒愁渺渺。
余闻此言三叹息,此症未许庸医识。余老世途屡折肱,请为放言代草檄。
君不见此中空洞自本来,何处崎岖得荆棘。会当笥经卷五千,兼可容卿辈数百。
有时五岳起立江河奔,有时青天万里云无迹。纷纷冰炭徒满怀,摩挲祗供一笑剧。
劝君不用纯灰三斛洗,世间亦无中山千日醴。酒不为功亦非祟,但请皈心向慈氏。
为君刬却人我根,到处常得轻安体。
两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
往读西归志,一一未深剖。
及兹亲见之,语巧极雕偻。
妙哉写物功,万像不藏覆。
当时偶然书,信在三纪后。
临流重吁叹,有涕泫襟袖。
君看连城璞,岂但今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