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一笔数株柳,似麻又似帚。两笔几点山,疑雨复疑烟。

潇湘洞庭邈千里,近在深芦短苇边。微渺丛树两间屋,知是幽人旧薖轴。

风颠雨怪不出门,炊黍烹茶应巳熟。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

譬如绝代萧疏人,粗服乱头亦自好。

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

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

天际双山压海濆,天漫绝顶海漫根。时闻雷雨惊樵客,
长有龙蛇护洞门。泉石暮含朱槿昼,烟霞冬闭木绵温。
林间学道如容我,今便辞他宠辱喧。
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金鼎药成龙入海,
玉函书发鹤归天。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
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

千叠愁痕,梦回不碍春云掩。半规松翠掠新鬟,眉晕羞清婉。

犹记东风未绽。步回廊、香霏夜短。海棠开罢,谁照红妆,满襟幽怨。

知否巴山,雨声滴滴偷惊眼。一池秋涨阻归期,独傍西窗剪。

弹指年华暗换。诉灵芬、芳怀更远。影儿相对,休放钗虫,玉纤轻颤。

二宫有警无严跸,贱妾徒为虏雏匹。假如青冢向黄昏,不若金刀照白日。

白濡一缕愿随终,烟沙漫漫霜雪容。令人想见旌贞石,气敌双高湖上峰。

琴溪山色近如何?秋已萧条水已波。我亦清深抵千尺,桃花潭上昔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