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曹娥浦,停舟是几更。
闻钟知寺近,听舻信潮生。
风向沙头起,天从柁尾明。
梦回无意绪,两岸杜鹃声。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闲人无处破除闲,待得渔舟一一还。
峰顶夕阳烟际水,分明六幅巨然山。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
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
两国争衡际,诸君袖手观。
群然着珠履,谁肯捧铜盘。
身闲僊不远,食足富何加。
庭卧长生犊,园开手种花。
狂歌声跌宕,醉草笔横斜。
八十明年是,衰残岂复嗟。
四州鼓吹迓前茅,几载疮痍变乐郊。黎母盗清民有犊,佽飞士勇海无蛟。
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
和平遇物斯为美,恻怛存心即是仁。
休怪艺翁太淳质,由来忍字本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