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羸老畏风湿,河鱼将奈何。
玉友岂不佳,终难护天和。
数息谩吐纳,链形空按摩。
自笑来日短,残漏鸣铜荷。
吏事如衣垢,濯之费挼挲。
养痾谅非宜,山林归兴多。
橘雨初消,杏檐还湿,篱花新黄。雁字风刀,一绳吹断,楼小斜照长。
江湖载酒,柘西招蝶,可怜都隔词场。怪秋锦、筠扉也掩,诗瓢挑向濠梁。
耒边俊侣,同耕砚北,有时曲岸持觞。记取他年,故园隐去,添个红藕庄。
罗窗朱舫,锦乡泛宅,相逢只在莼塘。新声倚、更寻好手,细雕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