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秋高大陆前,马陵寒影踏遥天。群峰不断浮云色,绝嶂长留落日悬。
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飞泉。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雾暖南溪路,日斜东郭门。老身愁近俗,闲步喜前村。
访旧寻诗话,同来取酒尊。几多山树外,梅动影黄昏。
芳草粘天,垂杨醮水,声声啼鴃催春。把玉人惊觉,镜里眉颦。
昨夜红窗风雨,知多少、堕溷飘茵。相怜甚,花真侬命,侬是花身。
纷纷。扫来还满,将红袖轻兜,不放沾尘。向水边林下,筑个花坟。
让与莺儿燕子,寒食候、好替招魂。湖山背,何人听来,悄揾啼痕。
北斗挂城头,明河迥不流。人间清露夜,天上白榆秋。
聚散多岐路,悲欢自女牛。谁知老来拙,回首故乡楼。
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
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长相思,在玄冥。寒门六月天雨冰,天关冻折天柱倾。
女娲鍊石补未成,石鳞迸落如流星。龟蛇上诉愁帝青,嗟我欲往劳心形。
揽衣独坐窗宇凉,何物沁入秋庭香。迢遥寄置必佳品,指点启封聊一尝。
君多啾唧齿牙脱,我亦潦倒须眉苍。何当归去逐樵隐,同看洞天苍海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