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操金杵,谁知捣药年。岂应天上住,不有病神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萧森竹柏小蒲庵,身世嵇康七不堪。眼底故人俱寂寞,镜中衰发自䰐鬖。
过车慷慨陈清酹,旧馆殷勤脱左骖。老我与君同此意,纷纷轻薄不须谈。
性正气亦正,跌荡雄幽并。声名世耳食,知己惟一兄。
四十五年闲,毁誉何轰轰。习俗安污流,所葆遂不贞。
锱铢较利害,俯仰随重轻。所以贵壁立,君子岂好争。
蜀江浊比大河黄,江北诸山似太行。误喜中原应不远,却闻人语是湖襄。
重阳何处登临,玉骢惯识南山路。秋空绝顶,西风两鬓,白云双屦。
浙浦寒潮,苏堤画舸,吴宫烟树。不一尊琼露,数声金缕,将此景,成虚负。
试觅旧题诗句。早斓斑雨苔无数。琼台宝瑟,不堪重记,泛觞流羽。
笑捻黄花,闲寻红叶,故人何处。倚危阑北望,燕云晻霭,又征鸿暮。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
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
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
小楼临水际,一塔出林端。为报山僧喜,无劳问数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