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最无情、天生两毂,驱人万里千里。文人处处文星照,四海皆成兄弟。
行未已。算北去南来,总是销魂地。征鞍且系。看瘦损腰围,凋残鬓影,憔悴已如此。
垂髫日,怜我茕茕无倚。叨公十载青睇。同贫未了还同病,如此师生能几。
思仔细。若负了公恩,有似江心水。一声去矣。觉绛帐何情,吟坛何主,留住也无计。
赤甲楼上风如旋,赤甲楼下水如烟。白帝孤城云相接,夔门赫然在眼前。
我来正是立冬日,枫叶欲红霜满天。脚踏滟滪万顷浪,身临瞿塘千丈渊。
雄奇山水手可触,赤甲白盐共比肩。此地由来称诗国,茫茫千古走圣贤。
少陵草堂瀼溪上,太白轻舟彩云间。愁听巴东三峡里,猿鸣三声泪涟涟。
移向赤甲楼中去,四壁琳琅尽彩笺。再三诵之兴未已,仿佛天籁动乾坤。
归来犹作赤甲想,走笔聊赋赤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