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色照青春,白发相看梦里新。忆尔故乡归未得,梁园风雪正愁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历历秋山满眼清,维扬千里羡孤征。野行觅句随流水,旅宿安禅对月明。
驿路菊黄霜渐冷,长江枫落雁初横。庐峰旧有他年约,莫便桥西遂隐名。
望阙心雄百万兵,乘风破浪不留停。浈江江口逢渔父,一个鲜鱼米一升。
黄岭虹腰抱,鳌山食案横。中非避世士,稍亦畏时名。
傍晚浇慵酒,寻春濯足行。鸡雏娇底死,犊子健能生。
新凉可穿衣,出门造谁家。城头有高楼,散我两脚麻。
昆老能歌柳善谭,九州铁错铸何堪。公然一疏清君侧,痛煞宁南与靖南。
登岩已寂历,绝顶更岧峣.响像如天近,窥临与世遥。
悠然畅心目,万虑一时销。
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
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药,相偶穷年祀。
仙山习禅处,了知通李释。昔作异时人,今成相对寂。
便是不二门,自生瞻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