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时独往,榛秽旋芟斸。
飞泉蔽幽岩,杳蔼疏朝旭。
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
半壁生昼寒,阴草润秋绿。
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
莫遣吏人来,方歌白云曲。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殿前曾燬雉头裘,声伎平吴却尽收。轧轧羊车随月色,六宫清夜美遨游。
仕宦何须论权贵,司宾且喜属郎倅。篇章淮上至今传,德性清温善酬对。
神仙船过北神来,应思诗老任员外。沙河路上且吟诗,犹有黄花伴吟醉。
池亭残暑去,乐事日相关。径列霜前菊,窗招雨后山。
好诗来枕上,爽气满人间。极目崇台晚,遥天一鹤还。
俗亦厌贫贱,不复重冠裳。贩鬻皆程郑,生涯半彦方。
参貂口外得,牛马谷中量。翻怪中原弱,穷愁遍八荒。
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
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
日暮北亭上,怅然秋望深。碧山聊柱杖,沧海未抽簪。
苑上开云閤,窗中叠雾岑。长安足尘土,常过此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