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俦乘暇日,散步入慈云。野气能遥接,秋光自独存。
小山侵竹尾,细水护松根。众果都连苑,繁花杂植园。
废兴徵老衲,文字哭孤孙。却幸重来好,禅床许北轩。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秋日留连野老家,朱槃鲊脔粲如花。已炊藟散真珠米,更点丁坑白雪茶。
吾重陶渊明,达生知止足。怡情在樽酒,此外无所欲。彭泽非我荣,折腰信为辱。归来北窗下,复采东篱菊。
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满座山光摇剑戟,
绕城波色动楼台。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
天南望帝畿,迢递入铨闱。作县三年别,趋朝几日归。
楚江帆漠漠,淮岸马騑騑。想是龙池上,香名是尔稀。
花落纷纷随泪落,閒庭片片鸟空衔。香消坠粉侵珠箔,色夺残红启印函。
倩女离魂惊失佩,情人兜怨已盈衫。直同剪綵隋宫戏,一瞬繁华逐锦帆。
西陵桥,水长在。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莺如衫,燕如钗。
油壁车,斫为柴。青骢马,自西来。昨日树头花,今朝陌上土。
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