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风流满禁林,传经海岱主恩深。诸生自纪衔鱼事,千里谁知相马心。
王气日随江汉转,方城春压洞庭阴。怜君宦迹偏形胜,四十参藩岂滞淫。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为问符卿墅,荒荒落日昏。名花天上去,乔木道南存。
尘梦消江市,林峦近野村。风高云倍迥,诗思满篱门。
寄榻六十日,朝朝上碧城。云光随近远,山色变阴晴。
濠静鱼频跃,楼空燕不惊。他时那复到,欲去重含情。
月照梅花雪点春,小舟危坐醉中身。一时为爱溪山去,本是无心见故人。
幽兰似佳人,不以色自炫。忽漫度微风,芳馨袭庭院。
缅怀湘中君,含情发深眷。
曲栏春已谢。又绿刺钩连,数茎开乍。过雨晨妆,看香肩初并,薄寒亭榭。
联袂难分,还只绕、蔷薇旧架。采摘谁怜,一段闲愁,低徊自写。
小鸟呼名曾借。任衔了红巾,啁啾不下。湘水三妃,更杨家五队,嫣然相亚。
睡起残脂,点石上、青苔如画。自顾无媒,不愿东风催嫁。
蜀道崚嶒险,苍茫半碧天。猿声长不断,雁字杳难传。
百丈牵舆上,千盘绝壁悬。黄昏投宿处,孤枕伴啼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