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台殿敞诸天,建自咸和第几年。才到上方双涧合,飞来何处一峰悬。
梵音动杂江潮转,灯影长含海日传。所以龙宫称绝胜,骊珠交映使君前。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年过五十苦思归,明哲由来识事机。江海多愁华发早,庙堂无路壮心违。
甘棠楚甸遗思远,归旐闽天带恨飞。前日得书今日讣,伤心疑是又疑非。
茅屋蛮溪路,梅花亦自开。雪深忧思远,风静暗香来。
故国春何似,孤城兴远哉。晚风吹片片,恣意点苍苔。
霭霭度春空。长妒花阴月影中。曾为清歌还少驻,匆匆。
变作春前喜气浓。
一笑为谁容。只许幽人出处同。却恐等闲为雨后,东风。
吹过巫山第几峰。
夜夜妾偏栖,百花含露低。虫声绕春岸,月色思空闺。
传语长安驿,辛苦寄辽西。
今日忽不乐,怅然歌式微。来游荒野大,坐觉晚云飞。
秋叶不相待,海潮空自归。凭谁问所往,寂寞故人稀。
锦里多佳人,当垆自沽酒。高低过反坫,大小随圆瓿。
数钱红烛下,涤器春江口。若得奉君欢,十千求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