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分疑幻海中洲,只恐人间无此谋。殿影四围浮碧沚,钟声十里出丹楼。
仙人示象书仍在,道士无鹅字少求。至竟今宵为旅客,幸来何事不微留。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支离野老畏炎蒸,露坐三更倦不胜。何物能消清夜渴,迎风谁致玉壶冰。
豁达两河口,前与黄河通。
高岸忽斗折,清淮汇其中。
甘罗城在南,韩信城在东。
一为秦人英,一为汉家雄。
人生有不死,所贵在立功。
方其未遇时,鹿鹿何异同。
时命苟未会,丈夫有固穷。
舍舟登高防,岁暮百草空。
坡陀陇亩间,一二老弱翁。
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
行行重回首,目断双飞鸿。
手谈心力拙,耳语口脂香。以旧相思告,将新嘉会忘。
乡音方半改,卷发尚前妆。既见终疑梦,悬心犹未降。
浮尘扰扰一身闲,独看城南雪后山。却笑孤鸿也辛苦,晓云飞出暮云还。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
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戴笠理荒秽,晨兴出露垣。诛茅培屋宇,移石让松根。
收柿工书翰,分泉灌竹园。百年长此役,今世即羲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