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涵珍玉语良金,不论穷通话尽心。枕上一时南北海,半窗梅影月阴阴。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长年闻老病,终日拥柴门。
冷落田文饭,凄凉北海樽。
功名看似梦,术业付诸孙。
慷慨临终语,精诚彻九阍。
崒嵂浮图奎壁东,冷光晴挂水晶宫。擎天柱琢千寻玉,捧日轮生八面风。
宝铎有时闻斗畔,水虬和雨跃鸿濛。游人坐觉云梯迥,百二山河入梦中。
崩堤压故柳。
衰社卧寒樗。
野鹤能自猎。
江鸥解独渔。
汉阴逢荷筱。
缁林见杖挐。
阮籍长思酒。
嵇康懒著书。
志士博古今,名贤口诵圣。通则施所有,致君翼时政。
穷斯处岩穴,信道宗天命。富贵贫贱耶,乌与一息竞。
先生抱蜀奇,不为席珍聘。学易到深处,研几剧精静。
书屋数百椽,寒松夹幽径。竹森潇洒观,泉逗潺湲听。
小人多谤訾,先生自吟咏。其徒识所归,归雅不归郑。
今时自薄恶,先生自醇正。其徒知所入,入贤不入佞。
忧弊以文救,敌邪以道胜。先生终其为,彼俗徒诟病。
城隅有客眺连冈,城下维舟笑我忙。欲驾行舆仍隔水,忽看花树已斜阳。
烟郊黯淡新亭暮,石壁阴森古殿凉。豪兴坐阑犹不浅,况随高步接春觞。
远漏风回报四更,寒秋闷拥对孤檠。思量家事方愁绝,檐溜何堪递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