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鲁曾

昔与君子别,朔雪正霏霏。惠音阻良觌,叹息避炎威。

偃卧怀夙昔,风雨渰凄凄。磊磊井上松,秋菊晚相依。

倏忽时候变,星霜迅若飞。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树侧,鸳鸯惊起逐群飞。

芙蓉堂前春水绿,芙蓉堂后春花开。

芙蓉堂中醉歌舞,芙蓉堂下车如雷。

轻舟弄水买一笑,游人竞逐墙阴来。

浪痕不受尘滓涴,东风吹入黄金杯。

秋千欲上采绳稳,老翁稚子连声催。

遨头春思浓似酒,剧饮谁能问升斗。

博山香软珠帘低,坐客请行时被肘。

觥筹交错兴未已,更着山肴并野蔌。

归来门巷影散乱,舍南舍北黄埃走。

轻衫短帽亦不恶,追欢岂落醉翁后。

小姬顾盼扬秋波,十十五五细马驮。

红旗夹道映斜日,金钗坠处肩相摩。

旁观定自双眼饱,但见两脸生微涡。

从今湖上愈清好,纖腰长袖成奔梭。

冥搜付与纸上语,朱颜为我商声歌。

愿公归侍玉皇侧,更向西湖弄春色。

已作还乡计,秋风却病躯。清时登片善,华列及吾迂。

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

微雨初停萧寺车,高轩乘兴过谁家。东风连日颠狂甚,未到清明已落花。

君念承明臭味稀,相逢惜别重依依。

会稽太守主坐啸,东郭先生还步归。

乐饮林塘留节物,饯行里舍动光辉。

双旌回去行人发,一带长皋烟雨微。

上党佛祠何可观,开元瑞物图高阁。

又有长廊古壁上,复是名辈题丹雘。

当时泥用丝作筋,意欲千载无剥落。

书奇画妙了不识,讹传墨土能治疟。

寺僧不惜人掐取,笔画遂缺如鸟啄。

後来好事恐磨灭,宝刀裁划泥如剥。

取之龛置绿板匣,使宝箱楮同美璞。

拂拭还看体势生,盘屈苍虬舞鸾鷟。

在昔不畏屋壁坏,今也常恐儿童扑。

夫君知我心所重,南归赠以致诚慤。

此时虽喜落吾手,老大腕硬无由学。

但当拜贶不敢忘,莫为报言曾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