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阴拂层岑,返照翳深谷。
古寺入萧条,回岩抱幽独。
梵影净香台,钟声殷石屋。
绝壁栖禅诵,悬厓下樵牧。
秋花雨还瘦,老树霜逾秃。
寒泉可莹心,白云况极目。
登临客自佳,摇落时何速。
蔬色荡腥膻,苔光清简牍。
新诗发神秀,旧游耿初服。
归来杖屦便,老去烟霞伏。
高城出睥睨,灯火通林麓。
言旋转多兴,后朝此同宿。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捲捲从何起,多因为晚风。飘飘久不下,还复反荒丛。
闻说芗岩花,风情不减前。
菊盘秋熟蟹,竹枕晚凉蝉。
碑碣僧频谒,诗囊客自编。
梅花紫溪路,一别又三年。
秦兴版筑时,翦伐不知谁。异代馀根在,幽人得手持。
细看生古意,闲倚动边思。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
君心正似榴花放,一样红娇。戏吮修毫。含雨和烟梦里描。
芳情未比樱桃熟,圆润珠跳。深情难敲。字字无由托玉箫。
春事无多日,江村有数家。等闲飞燕子,容易落梨花。
草色过薄雨,柳阴暝淡霞。诗成不归去,暝立看栖鸦。
出仕曾尘侍从班,退休还得老湖山。
已惭过分无池望,只愿吾儿相对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