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阴拂层岑,返照翳深谷。
古寺入萧条,回岩抱幽独。
梵影净香台,钟声殷石屋。
绝壁栖禅诵,悬厓下樵牧。
秋花雨还瘦,老树霜逾秃。
寒泉可莹心,白云况极目。
登临客自佳,摇落时何速。
蔬色荡腥膻,苔光清简牍。
新诗发神秀,旧游耿初服。
归来杖屦便,老去烟霞伏。
高城出睥睨,灯火通林麓。
言旋转多兴,后朝此同宿。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狼烽递驿浩茫茫,遂以孤城为国亡。骨肉空教撑远目,貔貅何自□岩疆。
飞缨惨绝羁南越,宝剑谁能借上方。挥泪汨罗招不得,恼人风雨旧池塘。
蹑尽崎岖山复山,白云堆里宿闽关。萧萧风雨清明候,千里琴书此地还。
江边钓雪翁荷笠,道上行人马度桥。说与儿童须爱惜,莫贪琼屑撼长条。
凿地作方池,背带千花草。万磨愈不情,一照一回老。
一秋今到十贤堂,万事伤心叹渺茫。草绿梁台犹殿阁,花残宋苑只宫墙。
天南星宿元朝斗,崖北灵芝本向阳。未老息栖终傍此,预愁人拟卧龙冈。
海陵地卑湿,无山水色浑。城西有高阜,云驻鄂王军。
鸿名重千祀,遂令培塿尊。仰瞩极云汉,俯视尽川原。
天风聚万籁,时闻笳鼓喧。东南久用武,豺虎今尚存。
千里接斥卤,被野禾黍繁。馈饷恃仓积,防禦非空论。
登临望烽燧,眷言思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