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颂符术致雨之韵

术乃轰雷电,时方切荣雩。

感通渠自诿,造化本无拘。

翻想匙明雪,量同斛糶珠。

天公应有语,尔力不从吾。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秋气高台,弦索泪零,尽日催吟风雨。残醉强支,故国登临,啼鹃怨芳无主。

自有伤心,先未拟、琵琶能语。从诉。怜倦客天涯,几多幽素。

凭记天上霓裳,怎知道人间,此时愁苦。歌停黛敛,髻拥灯斜,流落可堪回顾。

漫说开元,谁料理、断宫零谱。重数。须看取、白头如故。

达人蔑视千钟禄,曲士惊谈五石瓢。腊尽自怜春气近,月明谁念美人遥。

铅华次第开梅萼,金色依稀著柳条。莫问阴山更阴处,数峰残雪未全销。

离乡十九年,日有如年久。

归来山水依然,人物存亡半非旧。

庐阜之前这舅宅,此寺如我东西家。

每来舅家必到此,粤自齿稚今疏牙。

庾岭闽山四千里,青衫谪逐自我始。

筑台东望几凄凉,亲故满前争不喜。

林下相逢真实人,非戚非疏非故新,

执手之言行处亲。是以还家一百二十日,

五回松下问禅因。此身非我身,

有君有父,有神有民。

俯仰回环知有待,古之人居不黔突,

行不已轮。师住无住,

我动非动。夹不须迎,

去不须送。聚散会离,

百年一梦。大千沙界等间言,

寻常只把毫端弄。

六朝秋在台城路,鞭丝十年重到。废苑离宫,残云剩水,禁得几回凭吊。

天风浩浩。吹酒店青旗,戍楼红纛。鸦外无人,一僧负手看斜照。

星星劫灰未扫。雨花零落尽,惟剩秋草。海市楼船,江关战鼓,只恐青山愁老。

英雄去了。谁念我登临,承平年少。暝色催归,寺门钟动早。

我赋躭痂癖,有财貯空虚。

不作子孙计,不为车马速。

不充玩好用,不买声色娱。

置锥无南亩,片瓦无屋庐。

所得月俸给,唯将赎梵书。

万里遣迎介,崎岖涉长途。

奉安大刹中,开示诸迷徒。

庶几披阅者,咸得入无余。

古佛为半偈,尚乃舍生躯。

我今以财施,痛楚不侵肤。

以我较古佛,苦乐万倍殊。

所以不惜财,非是稟性愚。

借问借财人,终日较锱铢。

无常忽地到,宁免生死无。

京师出大黄,不许谩商量。贵买还贱卖,才吃便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