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服官政,六十方熟仕。七十乃致政,古今固一致。
吾年五十五,始受一县寄。七里剧弹丸,亦有社稷置。
夙怀同刘君,今此幸谐志。所忧脚本短,时彫虞易踬。
秪应尽素衷,玄鉴不可悖。一区石湖水,渔舟早相伺。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看来不信是霜华,白日青天散晓霞。
只怪野田生玉树,更於腊月发琼花。
丹崖翠壁半空浮,秋尽铜官思一游。何限吴天白云里,心随飞雁到长洲。
众峰抱苍龙,蟠屈翠蛟水。放之两崖閒,奔汹不得止。
涛澜生席上,雷雹转石底。恍疑天柱摇,将拔阴洞起。
苏公雄气压,诗骨得山髓。指麾驱鲲鲸,赫奕动箕尾。
纷纷下土人,蚁垤自封侈。骤观目睛眩,笔坠汗流泚。
坐令空谷啸,声彻霄汉里。君来松根吟,仙者相去咫。
老蛟破锁出,馀怒犹未已。决开涧千丈,散作雾五里。
今年溪湖乾,草树生意靡。寸泉落山苗,灵药起垂死。
遗吾云子饭,报汝青玉几。野人寻泉窦,筒坏方复理。
泓然山巅池,冬夏常若此。
何人重上望夫山,血影模糊不可攀!漆室有忧曾曳缟,崩城无计竟投缳!
沈来婺彩光犹映,挥到湘筠泪自斑。多少须眉巾帼态,却留彤管叹红颜。
东观承恩地,俱看鬓雪侵。别来春未暮,延伫夏将深。
忆我辞家日,知公恋阙心。五伦书未奏,还待共披寻。
羌庐聚处秋将半,山色湖光翠映璃。
河汉乘槎端可到,蓬壶跨海屹难移。
织织天外知商舶,猎猎沙头见酒旗。
欲豁尘襟须得月,题诗仍记共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