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恨风光同万里,眼看百里不能归。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吾家有息庐,息身未有日。古人悼无闻,四十而五十。
百年可例推,想亦无间隙。莫若早回头,可以息则息。
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古昔有良训,归当书之壁。
车如流水马如龙,仙史高台十二重。天上初移衡汉匹,可怜歌舞夜相从。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少年弗获意,所困在群书。钻仰疲今古,穷思涉幻虚。
中灵忽予会,掩卷三叹吁。昭昭天所基,万化孰不俱。
矜识道愈昏,顺性理无馀。赖此方寸心,永我万里途。
百家多怪迂,至德谅自须。
今朝无事要花开,盛酒老盆移菊栽。若觅庾冰犹在此,信知陶令早归来。
积雨释炎热,凉飙变清商。薄帷纳朝景,倏尔颓西厢。
念我二三子,不来复一觞。言笑吐兰菊,芬芳粲中堂。
仰慕不昨日,忽别若殊方。况各迫桑榆,何以永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