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千仞岭,沿磴道,蹑岩扃。对延客云舒,流觞水曲,翠绾红亭。
泠泠。碎珠万斛,绕巃嵷、百折出山清。荡月鳌波细细,开轩墨浪盈盈。
堪听。赴壑琴声。梯宛转,玉玲珑。趁种雾茶新,醅秋桂熟,跃涧鱼赪。
忘形。置身入画,步逍遥、长啸破苍冥。更上倚虹高处,天湖一镜浮青。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日匿影兮天微阴。经迥路兮造北林。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监,惊鱼水溅桥。
琉璃灯暖烧春红,水日帘垂望欲空。
美人缥缈隔花雾,春心咫尺无由通。
宝钗沽酒市楼中,当筵一曲悲丝桐。
少年游荡足行乐,江南日日长春风。
君弹绿绮琴,妾赋白头吟。君意都忘弦上语,妾词空写心中素。
昔日还同得水鱼,今朝忽若经霜树。妾颜比少未成衰,君心已改少年时。
弃置文鹓逐鸡鹜,旧事尽乖新事宜。妾意将君比明镜,一物何曾照双影。
风中柳絮未曾粘,浪里浮萍那得定。君岂东流去不返,缺月终期有时满。
积年难晤面,今日共登台。诗看前人咏,樽因我辈开。
霜鸿依泽集,星使泛槎来。极目江天外,风烟蔽草莱。
独坐双峰暮,超然远俗氛。林疏微露月,石峭暗藏云。
清梵连渔唱,飞鸥混鹤群。茫茫天水际,秋色迥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