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清了曜灵,和风容与。明日映天,甘露被宇。
蓊郁高松,猗那长楚。草虫哀鸣,鸧鹒振羽。感时兴思,企首延伫。
于赫帝朝,伊衡作辅。才非允文,器非经武。适彼沅湘,托分渔父。
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
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臧孙知有后,里闬待高车。
象纬看犹是,玑衡莫可窥。颇疑天未定,终叹逝如斯。
影阔迷分野,江空失两仪。民劳今幸息,摇动更何为。
莫道囊羞涩。大有青钱能买醉。酒伴径相觅。扣户讶先出,衔杯何处,闻在君家便阑入。
不怪臣无藉。翻令主人赏真率。向余笑指,篱花密如织。
或白或黄色,好秋光苦难得。无意遭逢真怪特。
远山出白云,近水明秋色。
烟波漫浩浩,日暮归舟急。
隐约丛薄间,茅茨倚苍石。
中有柳塘翁,看看似相识。
朝窗犹掩扇,宿幔未悬钩。逍遥临四注,兼持散九愁。
虽同卫子惫,聊喜挚生瘳。灾星夜出境,鸣禽晚去楼。
蠲邪无贾服,祆气息梁牛。隔帘阴翠筱,映水含珠榴。
丹经蕴玉笥,玄水出长洲。结友寻方岳,采药访圆丘。
神随七星变,貌逐五云留。飞鸿若可驾,轻簪必易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