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还乡去日正迟迟,枉道相过慰所思。
历国聘君良自苦,敝衣怀组欲谁欺。
白杨叶上三更雨,黄菊风前一酒巵。
莫道相逢是容易,与君头鬓各丝丝。
亭榜得佳名,山鬟拥翠闉。风流传晋客,谈笑忆秦人。
水出桃源路,花浮洞府春。未应迷俗驾,行处是通津。
六代竞华腴,中尚含古意。秋水濯芙蓉,我爱天然丽。
蟾宫虎穴两皆休,来凭危栏送远愁。多事林莺还谩语,
薄情边雁不回头。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阔深知世界浮。
欲共高僧话心迹,野花芳草奈相尤。
玉宇吹花度柏梁,千门飞雪夜茫茫。银笙暗炙红炉畔,一曲阳春漏正长。
春天酣酣睡最美,日转花阴犹未起。须臾梦觉闻风声,波涛翻空千万里。
出门四望气惨淡,寒色射人如泼水。旋见大雪落交加,向晚绥绥尚不止。
游丝柳絮复何有,百鸟捲舌愁欲死。阴阳变化固有渐,乃何暴忽有如此。
清江野客心伤悲,寂寞无言对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