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斗柄故临双瓮转,月明常对一珠亭。
春回竹叶杯光白,天逼莲花剑气青。坐久空山仙籁寂,新诗独为故人听。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鸟鸣木阴深,鱼动陂水漫。
燕坐南窗下,欣然得幽伴。
盈盈菩萨面,一莞生几案。
恍如空堕落,着我丈室看。
地偏风日隔,香艳不耗散。
无土种一根,他乡得把玩。
娇娆目接熟,老丑面失半。
物忌停涵久,无嫌汲新换。
不怀妙色身,长作如是观。
花黯横塘有路通,断肠笛送画桥风。
鸳鸯只宿双生树,鸾凤那栖半死桐。
楚峡云归芳梦散,秦淮月在故楼空。
别来闻说新妆束,学得蛾眉几样工。
丹枫酣霜压林丘,黄叶老尽岩西头。
不应蔓草烟漠漠,并作粉绘苍山秋。
半年再作华亭客,每喜轻帆得顺风。
白水涵秋千顷净,清霜粲晓万山空。
暂时放浪如尘外,忆昨经过似梦中。
浊酒三杯眠未熟,不能平处枕边鸿。
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一路春风里,杨花雪满衣。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