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天上听吹嘘,蓟北春风满素书。东壁傥难分末照,何门不可曳长裾。
即看投散官逾稳,莫笑怜才术大疏。诸子当时堪自见,于今意气有谁如。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茅店柴门水一方,四围松色莽苍苍,荒村别有好风光。
野菜山菇犹带露,苗歌彝舞不须妆,烟波淡淡映斜阳。
楼倚东风外,凭高取次吟。柳低黄鸟近,日抚翠屏深。
世换如收局,人亡不在琴。凄凉图画里,愁绝百年心。
共甑分炊水,同铛各煮鱼。
农家望汝卜年丰,似絮如峰陟不同。
纵有浓阴工阁雨,略无定态喜随风。
往来与月为仇敌,舒卷和天尽蔽蒙。
安得竦身腾汗漫,叫开阊阖扫长空。
常年九日多风雨,风雪今年更可哀。飒飒仍兼木叶下,辉辉故弄菊花开。
关河朔气催燕塞,城阙秋阴起汉台。今日春秋谁纪异,亦知君是广川才。
雪片横飞日影随,阴晴错出使人疑。村中贲节纷纭过,门外酬劳步履崎。
吟友既亡无伴侣,眇躬默坐悔迁移。书生夙习难抛弃,字得窗光便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