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弟何因兴太豪,逾令四海羡吾曹。金茎并擢青云秀,玉树双衔白雪高。
江上锦翰排藻疏,吴门练影散绨袍。知君难作池塘梦,春色看人引浊醪。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久晴惊础润,信宿候风回。仰月光如瓦,烧云色变灰。
欢蛙疑自得,青鹢竞飞来。正想江南地,清凉接过梅。
绝怜倦翼晚风高,解绁归来得故巢。物态随人也欢喜,游丝不住舞蟏蛸。
去年九月江城角,尚得临风把一杯。
今岁并无黄菊看,谁家更遣白衣来。
身犹是雁飞难泊,时不如潮去解回。
还有南山会人意,晚舟相对碧崔嵬。
春山低压不成妆,捲起珠帘认渺茫。鸳翠巧于愁里故,螺青难比画时长。
从教西子倾吴国,肯使文君老蜀乡。莫指图中小颦处,恐惊胡马动渔阳。
笑遣芳樽吸绿荷,风丝撩乱粟芒多。湘妃小盖擎波出,太乙仙船载酒过。
玉露引香通鼻观,碧云分影照颜酡。独醒楚客应嫌此,故剪秋衣换绿萝。
似箭攒胸那放宽,形鸠面鹄总无颟。妇怜夫瘁忧成病,母听儿啼愿缩餐。
寒暑劳人和药苦,米盐心计嚼梅酸。穷思饱暖真奇福,何处声腾百口欢。